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登记(开题、中期、答辩)

       为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学术创新,特开通“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区”。我校研究生和教师可以在预告区及时发布和了解有关研究生学术报告的信息,届时参加。也可就某学术报告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报告人: 黄腾芳
学号: 2016212024
学院: 教育学院
报告类型: 第二次学术报告
日期: 2018年04月5日
时间: 10:00
地点: 心理健康中心
导师: 杨燕
题目: 背景颜色和音乐对中性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
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

1.概念阐述

1.1颜色(color)

颜色(彭聃龄,2004)是光波作用于人眼的视觉色彩,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hue)、明度(brightness)和饱和度(saturation)。色调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明的反射系数,光源的照度越大,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物体颜色越亮。饱和度则指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颜色越纯,饱和度越高[[i]]。

根据波长的变化,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逐渐变短。光谱上的任意三种颜色按一定比率混合即可产生一切彩色和非彩色,这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最好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也是本文实验研究中颜色自变量的三个处理水平。

关于颜色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色说和对立过程理论。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提出颜色三色说理论(trichromatic theory),假定人的视网膜上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受器,不同波长的光刺激视网膜时,每种感受器只对特定成分产生反应,形成不同的视觉色彩。赫尔姆霍茨则认为感受器对所有波长的光刺激都会产生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不同感受器按不同的比例产生各种颜色。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 process theory)是在四色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黑林认为视网膜上存在相互对抗的三对色素:黑-白、红-绿和黄-蓝。没有光刺激时,黑-白色素产生黑色经验,表现为同化作用;在光刺激条件下,则产生白色经验,表现为异化作用;红-绿、黄-蓝两对色素按同样道理作用。

 

1.2音乐(music)

从物理上来讲,音乐是具有一定频率、节奏和强度的声波,有声乐和器乐之分;从艺术角度而言,音乐是反应人类现实情感的一种抽象艺术,更是世界九大艺术之一。心理学领域对音乐的研究更多是从音乐与人类情感的联系、音乐的心理功能出发,探讨音乐本身所传达和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听众内心情绪或情绪变化的激发。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将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按旋律风格则可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研究者对音乐的心理功能进行探讨时,还会注重音乐调式、节奏、速度等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如快速音乐更多表现出了欢快愉悦情绪,慢速音乐则表现出了哀伤、沉痛情绪。

本文研究中,音乐作为另一个自变量,情绪效价(积极、消极)将作为实验处理水平,验证不同情绪效价的音乐对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

 

1.3 情绪(emotion)

1.3.1 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的高级心理功能,也是人类生存适应的第一心理手段。它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信号等功能。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符合情绪,基本情绪又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基本情绪是先天不学而能的,普拉切克提出了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8种基本情绪。伊扎德将复合情绪分为三大类:基本情绪的混合、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

情绪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一般采用自我报告法进行研究;外部表现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则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的变化。

1.3.1 面孔情绪

面孔情绪即对面部表情反映出的情绪。面部表情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是面部肌肉变化所形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作为理解他人情绪的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面部表情的测量早期主要是让未经训练的被试对情绪的面部表情进行整体评价,再根据评价数据编制量表。后来,研究者逐渐指向面孔各部位的肌肉运动的探索,如伊扎德提出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郭秀艳,2004)。

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情绪在婴儿期就已经开始。当婴儿处于陌生情景时,往往会选择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再决定自己的行动。如视崖实验中,婴儿爬到视崖中间平地和深崖交界处时会开始犹豫不决,此时他会抬头看母亲,试图从母亲面孔上找到能帮助自己确定情境的信息。这一现象也成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也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

本研究将以对中性面部表情的情绪效价判断作为实验的因变量。

 

2.颜色与情绪的研究概述

2.1颜色与情绪

在颜色的心理功能研究中,关于情绪与颜色的联结是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马子凤(2012)运用stroop实验范式,探讨了字色和词类之间的影响,发现红色、蓝色和黑色与消极情绪效价相联结,绿色和黄色与积极情绪效价相联结,且颜色亮度越大,引发的情绪越积极王雪(2015)将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学习-再认法探讨了颜色和情绪信息对词汇记忆的联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绿色促进了积极词汇的记忆效果,蓝色促进了消极词汇的记忆效果,红色对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影响则没有差异,即颜色和情绪效价之间对词汇记忆存在联合效应。吴筱珍(1986)将情绪反应的词汇分为较强的肯定情绪反应、较弱的肯定情绪反应、较强的否定情绪反应和较弱的否定情绪反应四类,调查了大学生颜色-情绪之间的关联,发现红、绿、蓝色对92% 以上的大学生引起的是肯定情绪反应,但强度上有区别。蓝和绿色引起较弱的肯定情绪反应占优势( 占总人数的71%),而红色引起较强的肯定情绪反应占优势( 占总人数的59.4%

丁芳(2012)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的颜色偏好,发现平静状态下被试偏好的颜色顺序依次为红、黄、蓝、绿、白、黑;愤怒和恐惧情绪状态下的选择则与颜色隐喻有关,会倾向于选择与情绪相一致的颜色:愤怒时选择红、黄等暖感颜色恐惧时选择蓝、绿、白、黑等冷感颜色。王婷婷(2014)研究了红蓝色对汉族大学生的情绪启动效应,发现红色引发了高唤醒、高优势情绪, 蓝色引发了低唤醒、低优势情绪, 愉悦度上红色只启动了高愉悦情绪, 而蓝色概念同时启动了高愉悦和低愉悦的情绪

另外,还有很多研究从生活实际出发,如探讨颜色的情绪效应对城市建设主色调选择的启示,颜色对人际吸引和人际接纳的影响、颜色对消费预期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等。

 

2.2 颜色与面孔情绪

面孔情绪是情绪识别的主要标志,影响识别结果的因素除面部表情本身所传达的情绪之外,还受到环境背景的影响。Righart (2008)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对置于恐惧/快乐的自然场景图片中对恐惧和快乐的面孔进行情绪类型评估,发现高兴面孔在高兴场景中比在恐惧场景中的识别速度更快。王蕊(2015)对近几年关于语言文字、身体动作、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等情境影响个体对面孔表情识别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个体是在情境中识别面孔情绪,情境必然会影响面孔情绪识别

而在对影响面孔情绪识别因素的探索中,颜色背景逐渐成为了关注的重点。Gil用实验验证了颜色对模糊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发现红色背景中被试倾向于对面孔做消极评价,绿色背景中更倾向于做积极评价;还有研究发现不同颜色与面孔情绪的匹配不同,按占比高低排序依次为红-愤怒-(85.19%)、白色-中性情绪-(55.56%)、黑色-悲伤(44.44%)、紫色-惊讶(40.74%)绿色-快乐(37.04%)、蓝色-悲伤(33.33%

赵月、顾子贝等人(2015)设计了2(饮品色调:冷色调蓝色和暖色调橙色)´2(饮品温度:暖和凉)的实验被时间实验,以被试对中性图片的情绪效价判断作为因变量,发现暖色调橙色条件下被试对中性面孔的情绪倾向于判断为愉快。随后,他们以背景颜色作为刺激变量再次用实验证明了暖色调颜色背景条件下,面孔情绪识别为愉悦的百分比更高,且背景颜色对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不受呈现时间的干扰(顾子贝,2016)

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颜色与情绪间关联的研究分析发现:西方大多数探索的结果是红色与消极情绪相关,但中国文化背景下红、绿、蓝三原色对面孔情绪识别会有怎样的影响却是不曾有过研究。这将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之一,也是本文的研究创新点。

 

3.音乐与情绪的研究概述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因情绪而生,又影响着情绪。音乐可以诱发不愉快的情绪, 也可以诱发愉快的情绪, 且比用静态图片更有优势(Koel sch,2005)。孙亚楠(2009)对音乐与情绪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音乐与情绪的行为研究、音乐与情绪的脑电研究、音乐与情绪的脑成像研究和音乐认知的脑损伤病人研究。Juslin 和Västfjäll提出音乐诱发情绪的过程涉及六个心理机制,即脑干反射机制、 评价性条件反射机制、 情绪传染机制、视觉表象机制、情景记忆机制和音乐期待机制(熊雯,2013)。王静梅(2010)、马谐(2013)等也对音乐与情绪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实证研究方面,黄卫平(2007)用经典音乐诱发大学生的情绪,发现不同的乐曲能诱发不同的情绪, 同一首乐曲对不同的被试可能引发不同的情绪;且对乐曲调式、拍子和速度三个维度的实验对比结果显示不论调式大小,在拍子和速度上,快速三拍子的乐曲诱发的正性情绪更强烈些,慢速二拍子的乐曲诱发的负性情绪更强烈些。余艳丽(2010)通过实验设计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音乐诱发情绪存在个体差异,同一段音乐给不同被试带来不同情绪体验;慢速二拍的乐曲引起负情绪体验较为显著,快速三拍的乐曲引起正性情绪体验较为显著。刘贤敏(2011)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旋律诱发研究生被试的情绪,通过测量被试的脑电和皮肤电发现不同乐器(埙、筝)演奏的同一段旋律诱发除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悲伤和愉快;脑电受情绪影响,皮肤电反应不受情绪影响,但受性别影响。白学军、马谐等(2016)基于中西方音乐调性的不同分别进行了探索,发现大调和宫调诱发了正性情绪, 小调和羽调诱发了负性情绪,说明调性对情绪的诱发效应具有一定文化普遍性。此外,有研究者选取了电影音乐这一特殊材料验证了电影艺术中背景音乐对情绪的诱发(冯邵珍,2016)

基于音乐对情绪影响的实际应用方面,音乐治疗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重点。20世纪初,西方就开始在手术治疗让病患聆听音乐来缓解紧张和恐惧情绪,减轻疼痛感;随着音乐治疗的兴起,音乐在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心理治疗中,如利用音乐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中国第一篇音乐治疗的科学研究报告《音乐的身心反应研究》于1984年年发表;1987年北京音乐学院高天教授等人翻译了音乐治疗学家朱丽叶· 阿尔文(J· Alvin)的《音乐治疗学》,称为我国第一本音乐治疗专著;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协会成立。关于音乐治疗学术界有多种界定,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Dr. Bruscia在《音乐治疗定义》书中的界定:“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参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及治疗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关系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其中医患关系是促进病情改善的基本动力。”目前,音乐治疗已经用于改善老年痴呆症、更年期综合症、自闭症及晚期癌症患者止痛。王纯、周正猷(2001)在小组成员分享了一周的不幸、压抑和不满的情感日记后导入了音乐疗法,连续播放三首轻松欢快的音乐,发现小组成员的心理郁闷完全释放;音乐治疗不仅能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还能加强小组凝聚力

 

图片:
登记人: 黄腾芳
登记时间: 2018年07月5日 星期四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