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登记(开题、中期、答辩)

       为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学术创新,特开通“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区”。我校研究生和教师可以在预告区及时发布和了解有关研究生学术报告的信息,届时参加。也可就某学术报告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报告人: 陈张兼
学号: 2016212036
学院: 教育学院
报告类型: 第二次学术报告
日期: 2018年01月9日
时间: 14:00
地点: 教育学院33楼328会议室
导师: 孙立会
题目: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理论创新研究-核心概念
内容提要:

 首先是有关“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通过西方经典教育理论观的代表人物——奥康纳、卡尔、赫斯特等人的观点描述引出我国学者贾永登同样从“理论”概念界说开始进而阐明自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以及郭元祥学者对奥康纳与赫斯特有关教育理论认识的总结。以及与郭元祥有类似思想的于清臣学者和观点有所对立的叶澜与杨开城学者以及从技术论角度看教育理论的谭伟学者等对教育理论的表述。对“教育理论”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有关“创新”的概念界定。从《汉书·叙传下》到近代文明中词源解释,从“创新”作为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到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以及书籍《创新:变革时代的成长之道》的作者卡尔森对“创新”的认识,最后结合我国学者周光绍、赵文彦等人的认识综合理解“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信息去探索新事物产生新思想或者新的物质成果的过程。创新又有不同的分类其中包括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通过对理论创新的概念认识以及从不同层面的解释明白理论创新的结果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对技术观、技术与教育关系的认识。1、20世纪以来存在三种技术观:人本主义技术观、实用主义技术观、泛媒介技术观,以及吴志远学者提出了全新的新媒介技术观。2、将教育发展史上的四次教育变革:第一次: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工。教师和学校的出现;第二次:发端于文字的产生和广泛应用。语言动作教学转变为书面语言与口语并存;(18世纪之前)第三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教育普及化;(18世纪之前)第四次:电子技术和信息社会(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技术发展史: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和信息时代制成表格进行对比。发现从时间上前三次的技术革命与教育革命并不能直接对应,但第四次教育革命正是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时代,需要转变教育中对技术的认识,意识到技术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现象日趋显现,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存在的基本架构,是教育的存在方式。

图片:
登记人: 陈张兼
登记时间: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