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报告选取了参会中适用于课题组研究内容的报告转述给本组同学,将学科前言知识总结汇报
1、从源头水到供水水龙头的问题思考 杭州萧山环境公司 方卫国
(1)原水供应问题:原水供应(水质污染)、拦污栅(拦污效果、格栅清理)、原水管道内的生物(贻贝类)、原水管道抢修、停运后再投运(爆管、管网漏失)、药剂(高效性、潜在风险、余氯)、水库供水时的分层取水(季节性浊度变化、取水点)。
(2)备用水源:基础-备用水源的水质保持;管理-备用水源泵站的吸水口、吸水井; 设计:与正常供水的连通渠道或管道。
(3)药剂:加药点、不同药剂投加点的;间距、断药报警;滤池前的微絮凝加药点及粉炭投加;药剂及溯源;PAM
(4)运行管理:过程水质监控、;反冲洗结束后滤层的稳定、滤池的初滤水、滤池恒水位控制精度与清水阀动作频率之间的平衡、泵机大修与机封、冲击性开泵。
(5)水厂生产处理难点:反应沉淀池漂浮物、开放式设施的藻类滋生、摇蚊幼虫
(6)水厂生产技术改造:叠层结构的防渗漏、清水池透气孔及溢流设施、PVC预埋管、水池内管道的内外防腐;
(7)水厂生产零排放下的忧患:沉淀池排泥水、厂区卫生间与化粪池、加试剂的水质仪表的测试水去处;
(8)管道输送:消火栓、排放阀、吸排气阀门井、钢管的防腐处理、水龄、管道投运前的清洗(管堵、白手套) 、抢修后的焊缝的防腐、盲肠管、排放阀
(9)二次供水: 泵机:二次供水泵机的安装位置、二次供水泵机及管路 水箱:水箱的维护、水箱的材质 2、次氯酸钠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副产物的风险与控制 马赫内托(苏州)有限公司
(1)氯化消毒技术总览:通过水体消毒方法总览 介绍了水体消毒的历史回顾,引出氯消毒的重要性;
(2)氯消毒原理:通过氯消毒原理揭示当下比较适用的氯消毒法-次氯酸钠消毒,并分析了氯/次氯酸/次氯酸钠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次氯酸钠在饮用水消毒的应用现状:基于原理基础介绍次氯酸钠溶液主要的生产方式,并介绍该厂现场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无隔膜)
(4)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共同问题:消毒过程中副产物(DBP),有机消毒副产物:主要产生于氯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后形成的三卤甲烷(TTHMs)及卤乙酸(HAA5s)等;无机消毒副产物:主要是指氯酸盐,亚氯酸盐,高氯酸盐,溴酸盐等卤氧化物。这些物质有可能在消毒剂的制备过程中或者储存过程中形成。
(5)通过各国法规现状 得出结论:氯化消毒无疑是饮用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步,任何其他消毒剂都无法达到氯的广泛功效和成本效益。 l 作为最为安全的氯基消毒剂, 次氯酸钠溶液在饮用水消毒领域正逐渐推广。 然而与其他消毒方式一样, 次氯酸钠消毒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毒副产物,尤其是无机消毒副产物。 l 为抑制亚氯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等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商品次氯酸钠溶液的保质期极为有限且保存环境要求苛刻 (pH、浓度、温度等)。 l 相对于商品次氯酸钠溶液,现场电解食盐水生成次氯酸钠更有可能成为自来水厂可供选择的最佳氯化消毒手段。 对于电解生成次氯酸钠,各种无机消毒副产物浓度的影响条件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l 对于现场电解制备次氯酸钠溶液设备,在设备制造和次氯酸钠溶液电解生产时,需要着重控制包括电极材料选择、电解槽设计(无隔膜/离子膜结构)、电解环境(温度、 pH值、原料盐纯度)和电解参数(极间距、流速、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四个方面的内容。
3、蓝藻加压沉淀及生长控制技术 丛海兵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技术背景:
l 蓝藻细胞内气囊浮力,支撑蓝藻悬浮生长
l 蓝藻细胞内气囊浮力,蓝藻沉淀去除效率低
(2)技术基础研究
l 加压压力对藻细胞内气囊消散的影响
l 需要的加压时间
l 加压后藻颗粒沉淀速度及密度
l 加压后细胞完整性及活性
l 消失气囊的恢复
(3)设备开发
l 双罐并联加压设备
l 双通道深井加压设备
4、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1)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挑战 :水的自然和社会循环对饮用水质的影响;城市水源水质问题;城镇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挑战;微污染物、致病微生物、副产物;
(2)饮用水水质问题:
•嗅味(藻类代谢产物,含硫化合物、吲哚、 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藻毒素) •致病微生物(贾第虫、隐孢子虫、芽孢杆菌等) •微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和“三致”。种类多、浓度低、危害大、去除难)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有机物存在使胶体稳定性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细颗粒成分非常难于去除)
•低温低浊水处理及剩余铝问题 (冬季低温季节胶体稳定性高、 水粘度大、细颗粒十分难于去除) •稳定性铁锰、色度(有机络合锰) •重金属( 砷、 镉、 铊、 铅、 铬、 汞) •氯化消毒副产物及其它副产物(碘代和溴代三卤甲烷及卤乙酸、含氮消毒副产物、卤代醛)。助凝剂(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单体)、混凝剂引入的重金属等、海水淡化溴代副产物和碘代副产物。 •管网微生物再繁殖(二次污染)(在水处理阶段去除水中可生物同化有机物,有利于保障管网水质) •某些塑料管中添加剂会释放,增加水中AOC浓度;
(3)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研究
(4)高铁酸盐预氧化技术
•预氧化的目的:强化去除藻类、强化去除有机物、强化去除重金属、强化混凝;
•原水和出水中的藻细胞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藻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与氯反应生成Cl-DBPs;藻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会堵塞砂滤池;难于混凝去除;破坏管网中的生物稳定性。
•高锰酸钾、臭氧预氧化技术除藻: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臭氧预氧化均可有效去除水中藻类细胞、臭氧预氧化可提高水中溶解性有机碳( DOC);
•高锰酸钾与臭氧预氧化对藻细胞的影响:
➢藻细胞表面有丰富的AOM,经过预氧化之后消失; ➢高锰酸盐预氧化后, 藻细胞能保持完整性,几乎没有IOM释放; ➢臭氧预氧化会引起细胞结构改变, 发生破解,并释放IOM。
•高价态铁盐 Fe(VI)饮用水净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数量↑引用数量↑、新生态纳米铁氧化物;高铁酸盐强化除藻;高铁酸盐氧化对藻细胞结构的影响;高铁酸盐氧化对藻细胞的影响;
•高铁酸盐去除有机污染物:磷酸根会与中间价态铁络合,形成稳定产物,抑制其对有机物的氧化;
•高铁酸盐氧化有机物的潜力:实验室常用的磷酸根缓冲液显著降低高铁酸钾对四种常见有机污染物( CBZ,BPS,DCF,CIP)的氧化速率,导致低估了高铁酸盐的实际除污染能力;
•高铁酸盐氧化有机物的能力:磷酸根与高铁酸根络合,抑制了中间价态铁Fe(V)的氧化效能,从而整体降低了高铁酸盐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高铁酸盐控制水体双酚类似物污染:
➢高铁酸盐可高效的氧化两种双酚类似物(BPS和BPAF);
➢氧化产物的生物可同化性大大提高,同时毒性基本消除;
• 高铁酸盐去除水中重金属—去除有机砷:
➢高铁酸盐集氧化-吸附功能于一体 ➢将有机砷ROX全部氧化为As(V),并同步高效吸附As(V) • 利用Fe(VI)氧化洛克沙胂并同步吸附无机:
•高铁酸盐控制水体有机砷污染:高铁酸盐还原产物Fe(III) oxides不仅可以吸附去除(类)重金属元素砷,还可同时吸附去除水中有机物;
•高铁酸盐除铅和镉的效果:中性条件下即可取得高效的除重金属效果;
•铁/锰/钛三元复合氧化物控制砷污染:铁/锰/钛三元复合氧化物集氧化-吸附功能于一体;将As(III)氧化为As(V),并高效吸附As(V) ;
•高铁酸盐除铁除锰—去除地表水中铁的效能;高铁酸盐预氧化后去除地表水中络合锰的效能;
•高铁酸盐助凝——低温低浊水库水;高铁酸盐助凝—处理低温低浊松花江水效能;
高铁酸盐杀菌效能;
•高铁酸盐预氧化控制碘代消毒副产物:利用课题组发明的ABTS-HOI显色法,实现水中次碘酸的原位快速分析;高铁酸盐预氧化可完全控制水中碘代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高铁酸盐预氧化控制碘代副产物:可有效控制剧毒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5、饮用水中塑化剂的浓度水平、暴露风险及其人体的主要暴露源 刘则华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1)塑化剂风波
(2)塑化剂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3)塑化剂的暴露途径:呼吸(空气、灰尘等);饮食摄入:(谷物、水、蔬菜、肉、食用油等);
(4)塑化剂在饮用水中的限值;
(5)瓶装水的风险评估:瓶装水中PAEs浓度水平及人体暴露评估、瓶装水中PAEs浓度水平状况 、瓶装水PAEs的人体日摄入量 、瓶装水PAEs的雌激素当量(瓶装水中PAEs的EEQ水平显示,塑化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6)瓶装水中塑化剂的主要来源:水源水污染 、塑料瓶的渗出
中国瓶装水和自来水五种塑化剂浓度的对比、人体塑化剂的其它重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