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登记(开题、中期、答辩)

       为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学术创新,特开通“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区”。我校研究生和教师可以在预告区及时发布和了解有关研究生学术报告的信息,届时参加。也可就某学术报告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报告人: 韩双
学号: 2010207131
学院: 化工学院
报告类型: 第一次学术报告
日期: 2011年11月25日
时间: 00:30
地点: 天南楼C座二层会议室
导师: 马友光
题目: 物性基本数据测量开题
内容提要:

粘度和密度是化工设计和过程优化不可缺少的基础物性和热力学数据,粘度数据在流体流动和动量传递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密度数据对设计反应器的大小有决定性的作用,流体力学和传热计算中也离不开密度。在开发一些新工艺,或者改造现有的工艺或设备,都需要大量的物性数据,目前虽然有大量的实测数据,但与工业和研究所涉及到的物质物性数据需求相比,仍然显得很不充分;由于化合物种类繁多,而由其构成的混合物数目更是难以计数,所以物质的基本物性数据远远不能满足化工设计和开发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发展,具有推算混合物物性的基团贡献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25年,Langmuir首次明确提出基团贡献概念,假定同一种集团在不同溶液环境中所作的贡献完全相同。由此可得,任何纯物质或者混合物的性质都可以看成是由构成它们的基团对此贡献的简单加和。而实际上一分子中各基团的作用,多少受到其它集团作用的影响,因此基团贡献法是一种近似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物性实验数据的回归,确定各种基团贡献参数值,再反过来利用这些参数值去关联其他流体的性质,并且可对位置流体的性质进行推算。实验室有震动管密度计DMA4500 M (Anton Paar, Austria)和毛细管乌氏粘度计,可以顺利完成大量的物性数据测量实验,由于时间有限,还需要搜集现有文献报道的密度粘度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提出一种基团贡献法来估算不同温度下液体混合物的密度和粘度数据,并用所得到的基团参数值去估算其他流体的密度粘度值,并且使误差尽量达到工程数据的容忍误差。

图片:
登记人: 韩双
登记时间: 2012年05月26日 星期六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