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登记(开题、中期、答辩)

       为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学术创新,特开通“研究生学术报告预告区”。我校研究生和教师可以在预告区及时发布和了解有关研究生学术报告的信息,届时参加。也可就某学术报告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报告人: 王娜
学号: 1016207048
学院: 化工学院
报告类型: 第二次学术报告
日期: 2017年11月8日
时间: 16:00
地点: 2017年博士生论坛化工分论坛第四分会场
导师: 郝红勋
题目: 共结晶过程的分子识别及自组装机理
内容提要:

随着超分子化学和晶体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共晶越来越受到重视,可利用共结晶的方式来制备新的理化性能较优的新物质,也可用于分离提纯。其概念广泛存在于冶金工业、硅酸盐工业、制药工业以及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等行业中。共晶是指常温下均为固体的两种或者多种物质,通过氢键、卤键、π…π堆积以及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化学计量比的单一晶体。从1844Wohler描述了醌氢醌共,到近几年才真正开始尝试系统研究共晶。其通过在主体材料晶格中引入配体结构来改变主体物化性能:冶金工业中,美国冷钢公司通过在钢材料晶格中引入锗元素来显著改善其硬度。硅酸盐工业中,慕尼黑无机盐中央研究院利用Al2O3-ZrO2系统插入硅酸盐陶瓷结构提高其耐热性。药物共晶制备中,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烟酰胺配体成功提高了卡马西平药物溶解度;通过用溶液结晶方法制备出草酸-BTNP共晶和烟酰胺-BTNP1-5-溴噻吩-2-基)-3-(硝基苯基)-2--1酮)共晶,提高了非线性光学晶体(BTNP)的热稳定性和晶体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多种离线和在线手段研究了“间甲酚-尿素”共晶的结构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共晶在形成过程种的分子识别及自组装的机理:(1)“间甲酚-尿素”二聚体的形成;(2)“间甲酚-尿素”共晶成核;(3)“间甲酚-尿素”共晶生长。

图片:
登记人: 王娜
登记时间: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 09:45